一、表面清潔與處理
1、電極拋光操作
使用0.3μm氧化鋁拋光粉與麂皮對電極表面進行輕柔打磨,路徑呈圓形或“8”字形,避免劃痕產生。
打磨后需用去離子水沖洗,并置于超聲水浴中清洗10-30秒,最后用乙醇沖洗并干燥。
若電極表面氧化嚴重,需用更粗拋光粉(如0.05μm)進行二次處理或聯系廠家更換。
2、設備清潔
每次使用后需用柔軟布料清潔外殼,避免有機溶劑(如乙醇、丙酮)腐蝕表面。
定期清理內部電極接觸區域,防止電解液殘留物堆積影響導電性。
二、電解液與耗材管理
1、電解液維護
定期檢測電解液濃度與清潔度,污染或濃度異常時需立即更換(一般每50小時或按實驗頻率調整)。
防止電解液泄漏,發現泄漏需停機檢修密封部件。
2、耗材更換
拋光布/砂輪磨損后需及時更換,避免影響拋光均勻性。
過濾器每月清洗一次,防止雜質堵塞冷卻系統。
三、機械與電氣系統維護
1、運動部件保養
每月對軸承、齒輪等添加潤滑油,保持運行順暢。
檢查皮帶松緊度,過松時調整或更換,確保傳動穩定。
2、電源與參數校準
使用穩壓電源(≥500W),避免電壓波動損壞電路。
每季度校準電壓、電流參數,保證拋光精度。
四、環境與操作規范
1、溫濕度控制
工作環境溫度保持20-25℃,濕度≤60%,防止電極受潮氧化。
設備長期停用時每周開機30分鐘,維持電路干燥。
2、操作防護
使用后及時取出樣品室溶液,避免腐蝕性液體殘留。
操作人員需佩戴防靜電手套,減少對精密部件的污染。
五、定期維護計劃
1、每日:清潔外殼、檢查電解液狀態、清理碎屑。
2、每周:潤滑運動部件、檢查電源線連接。
3、每月:更換過濾器、全面校準設備參數。
4、年度:委托專業機構檢測電路系統與冷卻裝置,更換老化部件。